中国人尊黄帝和炎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中国的象形文字诞生于三千多年前,早于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没有文字记载,因此,传说中五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也就无从查起,黄帝很可能也只是口口相传的故事。
但有据可查的《黄帝内经》诞生于春秋战国,描述了黄帝和其大臣岐伯的对话,黄帝阐述了阴阳、气血、经络、脏腑等理念,建立了人体五脏对应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这一概念,主张天人合一,身体内的气血通畅及和谐是维护健康的关键,强调通过观察舌苔、脉搏、排泄物判断健康及疾病,并以针灸、艾草辅助疏通经络及气血。主张通过锻炼、食补保持健康,以药物扶正祛邪治疗疾病。通过记录对话,形成了《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被称为“医学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