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康复•生命新知》杂志高端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智慧引领世界医学”。为展开这个话题,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智慧的来历及定义。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儒家率先提出了“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提出“仁、义、礼”,在此基础上,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加以延伸,形成了“仁、义、礼、智”,后经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扩充为“仁、义、礼、智、信”,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常”,成为中国价值体系的核心。
老子在道德经里这样定义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知己就代表智慧;“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
以上这些祖先对智慧的定义,多局限于做人,以及为人处事。而老子建立的道学,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让我们人类尊地、敬天、守道,顺应自然规律,与西方的智慧内涵不谋而合:
古希腊先知亚里士多德:智慧是了解事物缘由,即发生的原因及真谛,而不仅仅是知晓事物的本身状态。
佛陀释迦牟尼:客观看待事物,这是一个智慧层次;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又是一个层次;最后全都看空了,这才是大智。实现智慧要克服贪婪、愤怒、无知。
到了现代,维基百科这样定义智慧:智慧是基于知识、经验、领悟、常理、洞察上的思考和行动。
因此,古今中外定义我们人类的智慧,是人与人之间的“知己知彼,尊人律己”,人与自然的“敬畏自然,揭示及尊重自然规律”。
进入新时代,古人定义的智慧仍未衰落,并不断引领着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研究。科学研究的目标是揭示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实施科学发明,从而改变自然规律。爱因斯坦发现了物质能量转化定律(E=MC2),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发明了原子弹;沃森和克里克教授发现了DNA的双链排列规律,后来的科学家又利用CRISPR-Cas9技术,实施基因修饰,正在试图承担上帝的职能。
在人类对自然及生命处于混沌无知的时代,人们创造了无所不能的神灵,将生命的起源归功于上帝。直至达尔文通过观察,依据生命现象的拼图,智慧地悟出了物种的起源,以及进化的规律。大自然代替了上帝,实现了生命的造化。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均起源于那简单的几个碱基,依据 “终极算法”,创造了天文数字的生命形式。而中国祖先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似乎早已预示了大自然的造物能力,揭示了生命的“终极算法”。同病异治与精准医学,异病同治与寻找疾病共同规律,治未病与预防医学,由此及彼与系统生物学,由表及里与分子生物学,阴阳平衡与机体内环境稳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与循证医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转化医学,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与达标治疗,又是何等的契合,不禁为中国大师们的智慧赞叹,正是这样的中国智慧,让中国医学在长达40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领先世界。
英国哲学家Nicholas Maxwell强调,智慧是能领会自己及他人人生的价值;智慧是在自律的基础上,利用知识实现积极的目标;如果没有智慧,那么获取的知识及技能既会给人类带来益处也会造成灾难。因此,他建议教育必须以提高智慧为基础。
因此,不同于智商与能力,没有好坏及善恶之分,智慧是有为善的属性的。新的改变自然规律的科学技术,应该掌握在有智慧的人手中。
追求真理(truth),是智慧的终极目标。但真理多埋藏在现象之下,往往超出了“眼见为实”的辨别能力,人们常常把事实(fact)当作真理,但真理的揭示,需要观察、设计、数据、分析、思考,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发现真理。真理更需要时间的考验,真理的成立,还需要界定条件,如同牛顿的经典力学原理。或许,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当今信息泛滥的时代,需要滤过“垃圾”,将有用的信息梳理,变成知识,结合书本学习(他人经验及研究),以及自身的实践及经验积累,不断思考,理论化、模型化、直觉化,形成智慧“算法”,从而提高智慧。否则,很容易应验英国大诗人T. S. Eliot的那句话:信息会掩埋知识,知识会摧毁智慧。只有智慧的人才可以识别伪科学,辨别伴随现象和因果关系,才可以不唯书、不唯上,善于洞察,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美国作家Andrew Hargadon:智慧是以知识为基础,对已知的常识抱有疑问的行动。这次论坛既是智慧的碰撞,也是真理的追求。
请关注本期第八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特别报道。
2017年《康复•生命新知》杂志高端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智慧引领世界医学”。为展开这个话题,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智慧的来历及定义。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儒家率先提出了“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提出“仁、义、礼”,在此基础上,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加以延伸,形成了“仁、义、礼、智”,后经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扩充为“仁、义、礼、智、信”,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常”,成为中国价值体系的核心。
老子在道德经里这样定义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知己就代表智慧;“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
以上这些祖先对智慧的定义,多局限于做人,以及为人处事。而老子建立的道学,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让我们人类尊地、敬天、守道,顺应自然规律,与西方的智慧内涵不谋而合:
古希腊先知亚里士多德:智慧是了解事物缘由,即发生的原因及真谛,而不仅仅是知晓事物的本身状态。
佛陀释迦牟尼:客观看待事物,这是一个智慧层次;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又是一个层次;最后全都看空了,这才是大智。实现智慧要克服贪婪、愤怒、无知。
到了现代,维基百科这样定义智慧:智慧是基于知识、经验、领悟、常理、洞察上的思考和行动。
因此,古今中外定义我们人类的智慧,是人与人之间的“知己知彼,尊人律己”,人与自然的“敬畏自然,揭示及尊重自然规律”。
进入新时代,古人定义的智慧仍未衰落,并不断引领着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研究。科学研究的目标是揭示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实施科学发明,从而改变自然规律。爱因斯坦发现了物质能量转化定律(E=MC2),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发明了原子弹;沃森和克里克教授发现了DNA的双链排列规律,后来的科学家又利用CRISPR-Cas9技术,实施基因修饰,正在试图承担上帝的职能。
在人类对自然及生命处于混沌无知的时代,人们创造了无所不能的神灵,将生命的起源归功于上帝。直至达尔文通过观察,依据生命现象的拼图,智慧地悟出了物种的起源,以及进化的规律。大自然代替了上帝,实现了生命的造化。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均起源于那简单的几个碱基,依据 “终极算法”,创造了天文数字的生命形式。而中国祖先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似乎早已预示了大自然的造物能力,揭示了生命的“终极算法”。同病异治与精准医学,异病同治与寻找疾病共同规律,治未病与预防医学,由此及彼与系统生物学,由表及里与分子生物学,阴阳平衡与机体内环境稳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与循证医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转化医学,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与达标治疗,又是何等的契合,不禁为中国大师们的智慧赞叹,正是这样的中国智慧,让中国医学在长达40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领先世界。
英国哲学家Nicholas Maxwell强调,智慧是能领会自己及他人人生的价值;智慧是在自律的基础上,利用知识实现积极的目标;如果没有智慧,那么获取的知识及技能既会给人类带来益处也会造成灾难。因此,他建议教育必须以提高智慧为基础。
因此,不同于智商与能力,没有好坏及善恶之分,智慧是有为善的属性的。新的改变自然规律的科学技术,应该掌握在有智慧的人手中。
追求真理(truth),是智慧的终极目标。但真理多埋藏在现象之下,往往超出了“眼见为实”的辨别能力,人们常常把事实(fact)当作真理,但真理的揭示,需要观察、设计、数据、分析、思考,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发现真理。真理更需要时间的考验,真理的成立,还需要界定条件,如同牛顿的经典力学原理。或许,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当今信息泛滥的时代,需要滤过“垃圾”,将有用的信息梳理,变成知识,结合书本学习(他人经验及研究),以及自身的实践及经验积累,不断思考,理论化、模型化、直觉化,形成智慧“算法”,从而提高智慧。否则,很容易应验英国大诗人T. S. Eliot的那句话:信息会掩埋知识,知识会摧毁智慧。只有智慧的人才可以识别伪科学,辨别伴随现象和因果关系,才可以不唯书、不唯上,善于洞察,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美国作家Andrew Hargadon:智慧是以知识为基础,对已知的常识抱有疑问的行动。这次论坛既是智慧的碰撞,也是真理的追求。
请关注本期第八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特别报道。
衰老细胞(Senescent cells,SNCs)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在很多组织中积聚,并引起多个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现在,Elisseeff及其同事已经证明,应用一种抗凋亡蛋白——鼠双小蛋白2(mouse double minute 2,MDM2)的特殊抑制剂(UBX0101)能够预防并甚至逆转骨关节炎的进展,骨关节炎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慢性疾病,会引起80%的65岁以上人群出现关节疼痛。
由于在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的软骨组织中发现了衰老的软骨细胞,这种类型的创伤是骨关节炎发病的一个风险因素,研究者想要知道SNCs是否会引起骨关节炎发病。为了检验这个假设,他们分析了年轻p16-3MR小鼠在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ection,ACLT)后存在的SNCs,这些SNCs表达INK4A(被称为p16,一种常用的标记SNCs的生物标志物),后者能通过荧光追踪。
ACLT能增加关节区和滑膜中的SNCs,并且与假手术对照小鼠相比,组织学和疼痛评估确认这些小鼠发生了骨关节炎。与年轻小鼠相比,老年小鼠在ACLT手术后会出现更重度的骨关节炎,提示在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老龄和创伤具有协同影响。
接着,Elisseeff及其同事检测了应用UBX0101选择性去除SNCs是否能减少或逆转骨关节炎进展和减轻疼痛。在ACLT后14天将UBX0101注射入关节腔内,可选择性地杀伤SNCs,抑制关节软骨侵蚀,拯救正常组织的蛋白聚糖染色,并减少因ACLT损伤引起的疼痛以及骨关节炎炎症标志物的表达,比如: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3)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此外,注射UBX0101还能产生一个促软骨形成的环境,从而让年轻小鼠产生新的软骨,但这种效应在老年的对照组并未见到。
最后,研究者评估了在人体关节软骨样本(移植自已接受过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中的SNCs与UBX0101治疗的临床相关性。UBX0101能清除20%的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阳性的SNCs,而清除的非SNCs不到5%。此外,UBX0101治疗能增加非衰老的软骨细胞的增殖比例,最高达15%。人体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暴露于UBX0101达2天,显示出衰老和骨关节炎相关基因的表达下降,比如:CDKN2A、MMP13和IL1β,并且COL2A1、蛋白聚糖和硫酸糖胺聚糖(sulfated glycosaminoglycans,sGAGs)的水平升高,而这些指标意味着新的软骨生成。
这些发现支持,清除SNCs是一种可以治疗创伤和衰老相关退行性关节病变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Nature Medicine 2017;23:775-781
生物医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了解人类基因组中每一个基因的功能。功能丧失性突变(Loss-of-function mutations)可以破坏人类基因的两个拷贝,并且这种“基因敲除”的表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基因功能。近亲结婚更有可能导致产生携带纯合子功能丧失性突变的后代。在巴基斯坦,近亲率非常高。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Danish Saleheen等人测序了“巴基斯坦心肌梗死风险研究”(Myocardial Infarction Study,PROMIS)(旨在了解来自南亚地区的个体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决定因素)中10503名成年参与者的蛋白质编码区域。研究人员确定了携带预测的功能丧失(predicted loss-of-function,pLoF)突变的纯合子个体,并对他们进行了涉及200多种生物化学和疾病特征的表型分析。研究人员列举了49138个罕见(次要等位基因频率<1%)pLoF突变。这些pLoF突变预估敲除了1317个基因,每个基因至少有一名参与者。
研究发现,PLA2G7的纯合子pLoF突变与可溶性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酶活性缺失相关;对于CYP2F1,纯合子pLoF突变与血浆白细胞介素-8浓度更高有关;对于TREH,纯合子pLoF突变与含有载脂蛋白B的脂蛋白亚组分浓度更低有关;对于A3GALT2或NRG4,纯合子pLoF突变与血浆胰岛素C肽浓度显著降低有关;对于SLC9A3R1,纯合子pLoF突变与钙磷信号通路的介质有关。APOC3的杂合缺失已被证明可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研究人员在研究队列中确定了APOC3纯合pLoF携带者。研究者招募了这些“基因敲除”者,并进行了口服脂肪餐负荷试验。与无突变的家族成员相比,APOC3基因敲除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餐后升高的峰值明显降低。
总体而言,这些观察结果提供了一个“人类敲除项目”的路线图,有助于系统地了解人类基因完全破坏后的表型后果。(作者:贺利军)
参考文献:Nature 2017;544:235-239
1、意图的力量
建立你的每日计划,以及每周的计划。写下你在每一天需要做的二到三件关键的事情。提前15到20分钟开始你的一天,在此期间,做出你的计划。赢得脱离被窝的战斗。
2、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在工作中,定期地问自己两个不同的问题:“现在我最高效地利用了时间吗?”,以及“这是最有效地利用我的时间吗?”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谎言,每一次不诚实,最终都会损害你在工作中做出尽可能多的努力。
3、释放潜力
考虑所有的因素,你越健康,就越有更多的精力,并且更加专注。采纳“运动促改善”(move to improve)的心态,每天至少锻炼两次。早上第一件事,然后晚上再次锻炼15到20分钟,让你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
4、杂乱产生压力
清理杂乱的办公室,使你的工作更有成效。杂乱不仅影响了你的工作效率,还对你的情绪、组织能力及自信水平造成负面影响。
5、一开始就做好
避免不得不补救问题。将事情整理好会花费时间,以及精神能量。把自己放在这样一个心态中:做所需要的事情,使任务以正确的理由和正确的方式不拖延地完成。
6、列出“停止做”清单
而不是困扰于“待办清单”。分析你一周的日程表,并确定你可以停止做哪些任务。按照紧急性和重要性,区分你的职责和任务的优先顺序。知道从你的工作量中何时剔除哪些潜在杂务。如果可能,考虑将不重要的任务委托给别人。
7、学习说“不”
不要对每一项要求都说“是”。在给定的时间里,你的精力和所能做的都有一个上限。在现实中,对一切说“是”最终会导致你没有时间做任何事。这也意味着你没有设置优先顺序。
8、大块时间
为特定的活动安排特定的时间(如90分钟的时间块)。这不仅为你想要或需要做的事情分配了时间,也使你在一段时间更好地关注于一项工作,避免分心、拖延和压力。
9、每件事泰然处之
不要哀叹你面临的障碍。请记住,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挑战。只有接受这些挑战的存在,并继续向前迈进。
10、看得更远
从新的角度考虑你的职业生涯。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思考。适应你的现实(因为它是存在的),而不是你想要的或期望的。对“改变”保持灵活和开放。给“改变”一个机会。使用你的经验和能力,创造性地思考,对你进行指导。拥抱更有成效的机会。(作者:黄希瑶)
参考文献: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 2017;21:52
膝关节炎是导致疼痛和残疾的主要原因。早期关节炎引起软骨生化改变,如胶原基质完整性丧失和糖胺多糖含量减少。目前尚无治愈关节炎的方法,因此关节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疼痛以及改善身体功能。治疗性的锻炼,无论是地面或者水中的训练,显示出了短期积极的治疗后效果。积极的生活方式在健康的人和动物中对软骨的生物力学的维持是有益的。因此,体力活动可能对软骨健康维持具有有益的影响。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的Munukka等人开展了一项相关研究。
该试验的目的是在患有轻度膝关节炎的绝经后女性中研究12个月的休闲体力活动(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LTPA)水平与胫股软骨生化组分改变之间的关系。共87名绝经后女性志愿者(年龄分布在60岁至68岁)参与了这项随机对照、4个月水中训练的临床试验,之后76名完成了为期12个月的干预后随访期。在12个月的随访期中收集患者自我报告的LTPA,计算“MET•小时/月”(1 MET 定义为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消耗1大卡)根据MET•小时,受试者被划分为不同组别:1是较低组(n=25),2是中等组(n=25),3是较高组(n=26)。
在12个月的随访期内,在股外侧(线性P=0.003)和股内侧(P=0.006)软骨的后部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中,更高的LTPA水平与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delayed gadolinium-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cartilage,dGEMRIC)指数的改变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此外,这些改变在后部股外侧软骨浅区(P=0.004)和深区(P=0.007)ROI及后部股内侧ROI(P<0.001)被观察到。LTPA水平与其他指标(如横向弛豫时间T2图)之间无线性关系。
这些结果表明,在12个月的随访期内,在患有轻度膝关节炎的绝经后女性中,更高的LTPA水平与胫股软骨中的糖胺多糖含量(由dGEMRIC指数测量)的区域性增加有关。(作者:高建臣)
参考文献: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17;49:1323-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