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杂志
2011年04月号
卷首语
重塑建设性的企业与医生的伙伴关系
采编总监

    在医学史上,企业与医生合作,发现新药,发掘新的生物标记物,开发医疗器械,成就了众多传奇佳话。从硫唑嘌呤及甲氨喋呤的创意合成、治疗肿瘤,到发现澳抗、发展乙肝疫苗,再到核磁共振的发明及产业化,无不是在企业与医生的精诚合作下实现的,体现了良好的建设性的伙伴关系,从而推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改善了人类健康。

    医学院校,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地,大量的新发现诞生在基础研究者及医生的实验室里。但是,院校科学家的研究常以发表文章及申请基金为目的,对研究成果的转化途径不甚了解,面对当今动辄上亿元的新药研发经费,只能望洋兴叹。同时,很少有医生及科学家肯放弃学院的工作及名望,全身心的转化自己的发现。更何况,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成功率较低,风险极大。

    医药企业,是将科学概念,转化为产品的平台及助推器。同时,固有的商业本质,使企业必须实现利益最大化。现代的医药企业活跃在院校,在科学发现的早期勇敢介入,与科学家们形成科研及商业伙伴关系,并投入昂贵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费用,承担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当新产品被批准上市,收回投资、赚取利润、回报股东,成为医药企业的不二选择。因此,在市场推广上,医药企业创造出了五花八门的手段,促进医生用药,甚至推动了过度治疗、使用无确切疗效药物(滥用药)、配伍不当(不合理联合用药)等行为,在给病人及社会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及负担的同时,损害了企业与医生的良好伙伴关系的本质及形象。

    基于以上现象,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严厉的政策,规范企业与医生的关系。要求医生在所有的学术交流中必须申明利益冲突,公布收受医药企业100美元以上的行为,禁止企业在学院中开展商业推广。同时,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对多个著名跨国企业开出巨额罚单,以惩治他们超适应症推动药品销售,以及提供医生处方回扣的行为。目前,学院的医生人人自危,谈虎色变,尽量撇清同医药企业的关系,大有矫枉过正的趋势,投鼠忌器,伙伴关系被扭曲为了不齿的黑暗交易。而这一切导致的后果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速度及质量受到严重阻碍及损伤,人类健康无法得到应有的提高。

    医生与医药企业的伙伴关系需要重新塑造。首先,医药企业要自律,不应把自己变成旅游公司、高尔夫俱乐部及洗钱机器;应该讲科学,不夸大药物的疗效;积极以健康的学术方式推动产品销售;努力支持基础及临床研究,并开展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医生应不羞于公布与医药企业的合作关系,健康的合作常常标志着对学者本人学术水平的认可;遵守循证医学的证据,全面解读科研数据,不成为某些厂家雇佣的代言人。同行们应建立良好的学风氛围,对那些不讲科学原则的人或事,无论他们地位及名望有多高,一律嗤之以鼻。笔者曾在国内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一位来自某大国知名院校的不知名教授,居然毫无循证医学根据的宣讲:对于还未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应使用生物制剂预防性治疗三个月。若在他的祖国,散布这样的伪科学谬论,肯定会被同行耻笑,甚至被解聘。而在我国的会场,无人质疑,赢得一片礼貌的掌声,并被奉为上宾。私下里,窃窃私语中飘逸着疑问。中国学者应有坚持真理的信念,有挑战洋人学术腐败的勇气。

    请关注本期现代观点“影响医生处方的药品推广策略及其危害”。

(作者:肖飞)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