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杂志
2015年10月号
卷首语
中国学者引领世界的机遇
采编总监

刚刚收到美国风湿病学 会(ACR)的通知,两篇由中国医生开展的临床研究论文被大会接受。一篇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穆荣为第一作者,题为“Feasibility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in Performing Self-Evaluation of DAS28 with Smart System of Disease Management (SSDM) By RA Patient in China”,受邀作口头发言,研究牵头单位为北大人民医院的栗占国团队,参与团队众多,包括上海华东医院管剑龙团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赵东宝团 队、上海中山医院姜林娣团队及龙华医院苏励团队。另一个为北京协和医院张奉春教授领导的研究,参与者包括刘湘源、黄彦弘、魏华、李志军、江尧湖、周惠琼、 沈杰等八名医生,题为“Online Consultation for Rheumatic Disease Patients Based on Smart System of Disease Management (SSDM) Mobile Tools: A Study of Medical Economics”,作为墙报交流。这两篇文摘被正式收录在“美国关节炎与风湿病杂志”(Arthritis & Rheumatology)中,供同行们检索。

为什么这两个仅 涉及百余病人,在半年内完成的研究会被世界顶级的大会接受,并给予了最高级别的口头发言礼遇?其一,此研究采用了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开创了以医生为中心, 病人为主体的智能疾病管理模式,实施医患互动,以解决临床难题为导向;其二,在研究中发现了医患评估偏差,但没有局限于偏差的描述,而是找到偏差的相关因 素,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有效纠正了偏差;其三,美国在寻求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的出路,中国医生开展的这项研究对美国同行有启示作用,开拓了他们的 思路。因此,ACR把宝贵的交流时间给予了中国学者。

其实,在推动这 个系列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过一些顾虑。有的学者认为,病人的评估根本不可信,他们作为教授,连自己的学生都不敢信任,更何况是病人的。这种顾虑有一定道 理,按照理想的状态,全世界的病人应该由一个医生评估,但这显然是无法实现的。这个研究证明,经过适当的教育,病人是可以掌握自我评估体系的,而病人掌握 了自我评估体系后,可终身受益,他们可以成为疾病的主人、成为自己最好的医生、成为医生的科研伙伴。即使病人单次自我评估的数值出现过高或过低现象,其重 复评估的前后对比的差值也可以准确提示病情的变化,同时,医务人员可定期对病人的评估实施矫正。试想,当病人带着主管医生做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离开诊所、 定期自我评估、输入实验室检查数据、记录用药,并通过互联网,数据实时同步到主管医生的移动及网络平台上,医生就可以随时查看,并根据病情变化及实验室检 查结果对用药方案反思、适当调整,从而实现达标。同时,当病人有问题,可提交申请,主管医生可在合适的时间依据用药方案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情评估状 态而予以回答。由此形成的大数据可定期分析,形成论文。更有意义的是,在无法改变医疗体制的今天,可以通过改变医疗模式来缓解看病难及看病贵的顽疾。调查 显示,40%的门诊病人是不需要到医院看病的,他们仅仅是咨询一些问题、延续处方开药、寻求心理安慰,甚至有的病人仅仅是为了多找几个医生咨询,以证明这 些医生的观点一致。

当今提出的口号 是:走向精准医学、治愈疾病、健康人民2020,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病人的随访数据。没有长期随访数据,无法判断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无法 找到生物标记物及靶点。在实现精准医学及治愈疾病的目标之前,至少要实施达标治疗,让病人能与疾病更好的共生存,而达标治疗的基础是对疾病的定期评估,为 从“治疗达标”(Treat to target)向“精准达标”(precise to target)迈进做准备。Trail and error是不够的,最起码应该达到trial and error, and work。

在原创药被跨国 公司垄断的今天,中国医生几乎没有机会领导世界级的多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很难在世界高水准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原创文章。在不缺病人、也不缺有价值病人、但却 缺少有价值的病人数据的中国,医学+互联网为中国医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诊断及治疗有价值病人的过程中,获取有价值的数据,通过分析、总结、反思及合 作,在提高诊治水平的基础上,形成中国的大数据,抓住机遇,引领世界走向精准医学。

关注本期关于基于SSDM移动工具的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教育及在线咨询的报道。

6年前我 有幸见到屠呦呦教授,她的实验室加办公室显得陈旧,简单的设备已多年未用,实验台上堆了很多书,多为与青蒿素有关的参考书,还有一些植物及提取物样本,以 及不少她主编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她如数家珍般的与我交流青蒿素的故事,我也第一次了解到了呦呦的来源与含义,我为这个开发了中国第一个一类新 药的老人而自豪,也为这位拯救了数千万人的中国科学家而心酸。她很孤独,不被主流认可,以至于我在筹备“揭秘疟疾克星”的纪录片时,找不到太多正面的采访 者,很多人都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功劳,特别是被采访人自己的功劳。很多人间接表述了“要么大家一起得奖,要么谁也别要”的中国式思维。因此,在美国 Lasker奖委员会宣布2011年的大奖授予屠呦呦时,很多中国学者怀着不同的心理,开展了中国式的申诉及举报,美国人慌了,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 景,Lasker奖委员会通过媒体回应其评选标准:第一个发表论文者、创意的产生者,是试验的设计者及组织者。这位中国学者刚刚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实现了中国本土科学家零的突破。我们在此回顾了《生命新知》历年刊载过的关于疟疾的报道,以飨读者。

文章推荐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