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杂志
2012年08月号
卷首语
人类知识及成果必须开放
采编总监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这群自诩为高等动物的群体,通过观察、思考、试验、总结、推理、辩论等高等活动,揭示了自然规律、创造了改变自然规律的方法,形成了科学发现及科学发明,同时,有机地将已有的发现和发明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科学创新。

    这些发现、发明及创新成果,从口碑相传逐渐过渡到了文字记载,成为可以传承的知识。古人在竹简及石碑等载体上刻录文字,表述知识,但这种形式耗时占地,无法进入寻常人家。直到纸张及活版印刷术在我国发明后,书籍成为知识的载体,大众可以便利地获得并阅读。知识在全社会的传播才成为可能。

    近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十分迅速,受众较窄的专业杂志应运而生。科学工作者将基础及临床医学研究成果以论文的方式在同行评议的杂志上发表。鉴于学科越分越细,专业杂志刊登的知识及成果越来越深奥,导致读者群越来越局限,以发行量为盈利点的传统杂志经营模式已无法持续。因此,出版商采用了抬高作者的投稿费、提高杂志单价、高价贩卖单篇论文、大量刊登医药广告等方式,维持有限发行量的高利润。而这些举措无疑造成一个恶性循环,除了机构的订阅,读者日趋减少。

    按照经济规律,这样离奇的经营方式是无法被接受的。然而,时来运转,医学教育及临床机构依据专业文章发表的数量及“质量”赋予从业人员毕业、晋级、评奖的资格。同时,一个将杂志分成三六九等的“影响因子”体系形成。于是乎,追求高“影响因子”文章发表的运动成为压在从业人员身上无形的重负,撰写论文成为攀登科学等级的唯一阶梯。而这类专业杂志更可肆无忌惮的抬高杂志订阅价格,即使推出了无需印刷的网络电子版杂志,普通读者还是因为高昂的收费,望而生畏,被拒于门外。

    目前,各国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纳税人的钱支撑着大部分的科研经费。但是,普通的纳税人不能免费分享科学家们发表的成果,这种不合理的事实,激发了多国公民的愤怒,他们发起了“不第二次付费”(Don' t pay twice)的运动,同时,科学家们亦奋起“罢稿”,抵制出版商的贪婪,并创办了对公共全开放的网络杂志(PLoS One)。目前,美国、欧盟及英国政府均在科学家及民众的呼吁下,强制出版商向公众开放所有政府基金支持的研究论文。

    有研究显示,每年发表的数十万篇科学文章中,98%的研究没有科学价值,同时,还有一定比例的造假、剽窃、抄袭、简单重复等科研不端行为,以及涉及试验设计、实施、展示、分析及结论错误等科研缺陷。如果这些论文不向公众开放,将无法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筛选出来,使之成为人类共享的知识;将无法发挥监督机制,制止科学不端行为;将无法纠正科研错误,提高科研水平。

    在政府的支持及企业的参与下,我国的科研水平正在赶超世界,论文发表数量已居世界第二。我国的科学家应该争取权利,将自己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科研文章对国人开放。同时,国内的医学期刊更应顺应形势,将其网络版文章向公众开放。我们更应改革学术级别晋升体系,遵循科学研究规律,减少垃圾文章产量。

    总而言之,科研成果的验证需要公众的智慧,科研领域的纯化需要公众的过滤,公众有权要求将科研成果及科学知识免费开放。

    请关注:本期现代观点《科研成果免费开放势在必行》、《科研成果开放的春天》

(作者:肖飞)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